红旗渠精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渠精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13303715399           13213236000
传承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培训

培训问答

TEACHING RESOURCES

培训问答

红旗渠精神涵养大学生拼搏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人类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相同的,尤其是朝气蓬勃、充满了憧憬与希冀的年轻人。林州从一个一穷二白、十年九旱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如今的全国百强县,用活生生的实例践证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幸福生活要靠奋斗。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新时代的崭新境遇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较为富足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教育要求以及受到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使得当下部分年轻人中存在着拼搏意识淡化、认知目标不明、精神动力不足等问题,出现了一些诸如“躺平”“佛系”“内卷”的现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缩影,在今天依然能够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年轻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激发拼搏意识,让心怀梦想者敢拼、想拼、能拼,用无悔的青春奋力谱写属于新时代的赞歌。

红旗渠精神为新时代大学生指明了拼搏目标的树立方向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总长约1500公里,沿途地形险峻复杂,工程量浩大,当时50万的林县人口中有30万都参与到了建设当中。物资短缺,也没有房子营地,修渠的民工大军们就搭席棚住下,被当地人戏称为“林红庄”,意为林县修红旗渠的人所住的村庄。那个年代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力更生、重整山河,摆脱缺水贫困命运”作为了自己的拼搏方向,把修建红旗渠当成了自己人生中的重大目标、奋斗事业。

从“自力更生”到“无私奉献”,是一个人从自己走向他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也是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在树立拼搏目标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志存高远,既要放宽眼量,不拘于一时得失,又要胸怀广阔,思考目标志向能够为他人、集体,乃至社会所带来的价值。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之根本动力,个人目标必须要向群体的共同目标靠拢,个人理想必须要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寄托着祖国未来希望的青年一定要“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奋斗目标,尽一切力量发展提高自己,直至羽翼丰满,翱翔广宇!

红旗渠精神激发了新时代大学生拼搏的精神动力

林县地处三省交界处的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决定了其地上无河、地下无水的基本特征。“一部林县志,半部旱荒史”,原本靠天吃饭的农民却得不到老天“眷顾”,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以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毅然向旱魔、贫困宣战,誓要将自己从世代缺水受穷的命运中拯救出来。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要看其是否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自信心,敢于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主观上的惯性依赖与客观条件的桎梏,敢于拼搏、敢于争取、敢于自力更生。“山里人啊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这是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所创作的《推车歌》,充分体现出淳朴坚毅的林县人不甘落后,发愤图强的拼搏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把一个个“难题”变为了“奇迹”,把“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培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搏击长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筑顶天立地、自力更生的骨气;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强必胜信念的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创造更多时代奇迹。

红旗渠精神摆正了新时代大学生拼搏的正确心态

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险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红旗渠的修建是在当时“崖当被、石当床”“糠菜半年粮”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开始的;是靠极为简陋的工具以及血肉之躯在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叠生的高山峡谷上劈开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是林县人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修渠人在攻克了一个个具体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拼搏精神的培养亦是如此,需要有高度的自制力、良好的心态、坚韧的意志以及称得上磨砺的奋斗实践。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在通往理想干事创业的道路上,必然会伴随着诸多艰难险阻。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环境也不是绝对不可征服的。新时代大学生要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在千回百转中寻出路,在千难万险中向前进,用持之以恒的奋斗和全力以赴的拼搏去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时代大学生还务必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胸怀广阔,主动发扬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深刻理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只要有益于个人成长提高,无论再难再苦都要做,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就一定要当仁不让去做,在融入“大我”中成就“小我”。

红旗渠精神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拼搏的重要方法

新时代大学生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既要敢作敢为,有想拼敢拼的精神劲头,又要善作善为,有能拼的实力和拼搏的正确方法。无论什么时候,自力更生是我们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坚定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力量,像英雄无畏的林县人民那样,拒绝“等靠要”,牢牢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没有机会就寻找机会,没有条件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不自信,难自立。自力更生是自信的外在体现,但真正的自信不仅在于自立自强,还在于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与局限性,主动向外寻求支持合作,学会团结协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创业维艰,只有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才能够充分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红旗渠纪念馆里,11枚旧印章引人注目,每个印章都对应着一个部门。在红旗渠施工修建的整个过程中,离不开当时部署安排的交通运输股、物资供应股、安全股等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工作;离不开沿渠流域各省各县各村兄弟地区和单位的密切配合;离不开那些为了人民利益,坚持实事求是、忍辱负重的党员干部;离不开来自各个行业、工种群众同志们的劳动智慧;离不开党中央以及当时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大家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凝心聚力,紧密团结,最终汇聚成了能够“整改山河”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明白,在绝不能触及的原则和底线面前,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的孤勇者,但在拼搏创业的过程中光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务必要虚心诚恳,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在新时代的广袤天地里畅享“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人生乐趣,在拼搏中绽放最美丽的青春。

来源:光明网

注:本文转载自红旗渠精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返回顶部
  • 售前咨询
    18637199685
  • 电话咨询
    13303715399
  • 官方微信
    二维码